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速农业现代化转型的时代浪潮中,应用型高校正成为培育创新动能的重要阵地。齐鲁理工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深耕应用型人才培养沃土,营造了浓厚的科研与实践氛围。在此背景下,一群心怀热忱的学子自发组建“负甲凌霄项目团队”,敏锐捕捉到农业无人机作业稳定性这一产业痛点,以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成功研发出一种基于负泊松比结构的新型骨架减振材料,为提升农业无人机可靠性与寿命开辟了新路径。
该团队聚焦的核心创新点在于材料的独特力学性能——负泊松比效应。与常规材料受拉伸时截面收缩不同,这种特殊结构设计使其在受力时截面反而膨胀,赋予材料超凡的能量吸收与抗冲击特性。“负甲凌霄”团队通过精密的微结构设计,将这一特性融入无人机骨架材料中。当无人机在复杂农田环境(如崎岖地形起降、穿越障碍物或遭遇突发气流)中运行时,这种材料能高效吸收、耗散机身传递的振动能量,显著减少核心部件(如飞控系统、传感器、电池、电机等)所承受的冲击载荷,如同为无人机装上了“智能减震器”。
“振动是精密设备的‘隐形杀手’,更是农业无人机田间作业寿命的关键制约因素,”团队负责人解释道。传统无人机在长期高强度的农业植保、测绘等作业中,因振动导致的部件松动、疲劳损伤、精度下降等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作业效率和设备使用寿命,间接抬高了农业现代化应用的门槛。团队研发的负泊松比骨架材料,正是直击这一痛点。实验室数据与模拟田间测试表明,应用该材料的无人机骨架,在同等严苛条件下,核心部件的振动幅度降低超过40%,预期使用寿命显著延长。
尤为可贵的是,“负甲凌霄”团队的研究并非闭门造车。他们积极践行产学研融合的理念,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实际作业场景的振动挑战,收集一线数据反哺材料优化与结构设计。
此次“负甲凌霄”团队在新型减振材料上的突破,“为无人机强筋健骨”的创新,有望降低农业智能化设备的维护成本和使用门槛,提升作业效率和可靠性,为传统农业向高效、智能、可持续的现代农业转型注入强劲的科技动力。
Shero希路亮相曼谷东盟眼镜展以舒适创新诠释亚洲眼镜美学
10月9日至11日,2025东盟国际眼镜展在泰国曼谷IMPA...(1767 )人阅读时间:2025-10-13
湖光点亮心灯,暖“托”照见未来:湖北大学“荆火逐光”志愿服务
湖光点亮心灯,暖“托”照见未来:湖北大学“荆火逐光”志愿服务...(721 )人阅读时间:2025-09-29
中国人寿财险兰州中支金融教育宣传周助力美好生活
9月中旬,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市中心支公司积极响...(1519 )人阅读时间:2025-09-28
爆改马拉松赛道变红毯,抖音商城跑者美学如何带动多类目爆发?
以跑鞋带动穿搭,跑者美学,跑得漂亮!9.4-9.16,抖音商...(596 )人阅读时间:2025-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