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网成果展示平台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中青在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资讯

豫北医学院:守护生命,“救”在身边

时间:2025-09-12人气: 来源: 互联网

豫北医学院:守护生命,“救”在身边

5月13日下午,豫北医学院精诚书院“守护生命”社会实践团队走进金水区翠花社区,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急救知识普及与技能培训志愿活动。

 活动尚未开始,社区三楼会议室已是人头攒动,热情洋溢的氛围弥漫在整个空间。早在活动前一周,社区工作人员便通过楼道公告栏、居民微信群等多渠道发布通知,进行广泛动员,居民报名踊跃,短短两天内人数便突破百人,充分展现了大家对于掌握急救技能的巨大渴望。活动当天,许多居民提前半小时便抵达现场,在志愿者们的引导下有序签到并领取学习资料,迫不及待地准备投入这场生命必修课的学习。

 活动伊始,志愿者杨醒尘首先通过模拟人教具,跪地演示心肺复苏术(CPR)的全流程操作。“请大家牢记30次胸外按压配合2次人工呼吸的节奏,这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她洪亮而清晰的声音吸引了所有学员的注意。居民们自发围成半圆,目不转睛地紧盯每一个动作细节,有人甚至不自觉地跟着默数按压次数,神情专注。理论讲解结束后,团队为每位学员分发了止血包扎的模拟器具。志愿者吴诗棋拿起绷带,在模拟手臂上熟练地示范环形包扎法,并着重强调:“加压止血时务必避开关节部位,以免影响伤处活动功能。”她的讲解细致入微,学员们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豫北医学院:守护生命,“救”在身边(图1)


   志愿者吴诗棋演示操作。石晓涵 供图

 随后的分组练习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现场采用“一带五”的模式,即每五位居民配备一名志愿者进行一对一指导。在老年慢病急救专区,志愿者阮晨雨正举着药盒模型,向几位银发学员耐心讲解:“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如果血压低于90mmHg则绝对不能使用!”七十三岁的张伯伯现场模拟心梗发作时的体征识别,他颤巍巍地从口袋中摸出“速效救心丸”道具瓶,在志愿者指导下练习正确含服方法。而在婴幼儿急救区,气氛则更为紧张而充满关爱。志愿者石晓涵跪在垫子上,小心翼翼地为婴儿模型演示CPR手法,并讲解要点:“记住,要用两根手指垂直按压胸骨下半部,深度大约4厘米即可。”一位年轻的妈妈林女士在她的指导下,反复调整着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手势,志愿者石晓涵轻声提醒:“托住宝宝下巴的手指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能堵住他们的口鼻!”

豫北医学院:守护生命,“救”在身边(图2)


      大家共同讨论环节。杨醒尘供图

与此同时,在创伤救护练习区,志愿者吴诗棋举起前臂模拟伤肢,用三角巾演示大悬臂带包扎法的每一个步骤。“托住肘部时要注意保持90度屈曲,这样才能有效固定。”居民赵阿姨在练习时不小心将结扣打在了锁骨位置,志愿者阮晨雨看到后,立刻轻拍她的手背提醒:“结扣一定要避开骨突位置,像这样移到腋下会更安全舒适。”最令人震撼的是模拟大出血场景,志愿者王雨涵将加压止血带迅速绑在假肢的近心端,一边拧紧一边大声解释操作要点:“记住,每40分钟必须松解一次,而且一定要用马克笔明确记下绑扎的具体时间!”整个教学过程中,志愿者们不仅传授技能,更不断鼓励学员,帮助他们克服紧张情绪,建立起“我能行”的信心。

豫北医学院:守护生命,“救”在身边(图3)


    志愿者吴诗棋协助展示。王雨涵供图

活动尾声的考核认证环节紧张而有序。在实操考核区,志愿者吴诗棋手持计时器,严密关注着居民王先生的每一个操作步骤。“AED电极片贴放位置完全正确,现在开始分析心律!”只见王先生迅速退后,待训练机发出“建议电击”的语音提示后,果断按下按钮,顺利完成考核。通过考核的居民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签约墙前排起长队,等待领取那份象征能力与责任的证书。志愿者杨醒尘将烫金的培训证书双手递到每一位通过者手中,并诚挚地说道:“祝贺您正式成为我们社区001号急救志愿者!”为了巩固学习成果,建立长效机制,活动现场同步创建了学员微信群,志愿者吴诗棋手持二维码牌,耐心引导大家扫码入群,“群内我们会定期推送CPR操作视频、创伤包扎图解等知识巩固资料,并有专业志愿者在线答疑。”此时,群内已提前上传了《常见急症处理原则》等十二份精心准备的学习资料。

豫北医学院:守护生命,“救”在身边(图4)


为大家积极参与活动分发的礼品。石晓涵供图

本次活动通过精准的社区动员、专业的技能教学和充满人文关怀的互动指导,不仅成功地将急救知识技能传递给了广大居民,更极大地激发了社区居民互助互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每一位参与者都从“旁观者”转变为“现场第一响应人”,为构建更安全、更坚韧的社区应急网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真正让“守护生命”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

通讯员:张璐瑶


标签: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