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网成果展示平台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中青在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资讯

赣南师范大学:红色走读融普韵 语润石城共同音

时间:2025-07-16人气: 来源: 互联网

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赣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在石城这片红土地上,通过红色诗词朗诵、红色歌曲传唱、红色故事演绎、推普理论宣讲等活动,开展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活动。

赣南师范大学:红色走读融普韵 语润石城共同音(图1)

“声声”不息红歌唱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在友联村的红色课堂里,实践队员大手牵小手,与孩子们环坐在古樟树下一起歌唱祖国。在实践队员的悉心引导,孩子们被活力感染,从原来的局促和拘谨,到自信仰起头歌唱。百年古樟树枝繁叶茂,如伞盖般遮蔽着林荫下的红色讲堂,清澈高亢的童声从小声跟唱变为随着音乐伴奏纵情高歌,稚嫩的童声与风掠过古樟树的沙沙声交织,唱出了对党的真挚情感,唱响了新时代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定信念,也坚定实践队员们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的决心。

赣南师范大学:红色走读融普韵 语润石城共同音(图2)

红色诗歌融普韵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讲台下书声琅琅,实践队员自信大方地站在红色讲台上,耐心带着孩子们朗诵红色诗篇《七律·长征》。实践队员以通过标准的普通话,领读《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等诗篇,让孩子们在规范语音表达中感悟爱国爱党的精神内涵。随后实践队员带领孩子们来到了秋溪整编地旧址,通过讲解石壁上的战役,带着孩子们走入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铮铮誓言。从罗云山会议、宁都起义,到红五军团司令部旧址,实践队员生动形象的讲解,让孩子与书本中的革命先辈们进行心灵对话,让他们深刻感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懈的奋斗精神,紧握传播红色文化的接力棒。

赣南师范大学:红色走读融普韵 语润石城共同音(图3)

红色故事咏流传

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实践队员自信大方站在讲堂上为孩子们讲述着一个个红色故事。“1931年,红五军团抵达石城秋溪、龙岗、横江一带开展了为期两个多月的整编……史称‘秋溪整编’”,实践队员以秋水河上的“思源桥”到“红军桥”名称的转变作为引入,以“秋溪整编历史”为主题,绘声绘色地诉说着那段振奋人心的历史。实践队员和学生们踊跃回答问题,相互交流心得体会,积极融入课堂,沉浸于那段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峥嵘岁月,深刻感受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和伟大精神

赣南师范大学:红色走读融普韵 语润石城共同音(图4)

推普宣传入人心

在横江镇,实践队员打破传统模式,走进横江镇的寻常巷陌,助力推广普通话“飞入寻常百姓家”。实践队员前期设计准备好问卷,覆盖普通话日常使用频率、场景分布、学习途径及方言影响等维度。活动中,实践队员分组深入社区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农贸市场等地,通过一对一引导完成问卷采集。在交流中实践队员发现,青少年群体因为学校教育和多媒体资源使用,普通话使用频率高,不仅可以做到日常沟通流畅,更在朗诵、演讲等场景中展现标准化语言运用能力;中老年群体虽普遍认可普通话社会价值,但受限于所在地区的社会环境与习惯,存在发音不标准、词汇匮乏等实际应用难点。

赣南师范大学:红色走读融普韵 语润石城共同音(图5)

“宣讲接地气,安全聚人心”是实践队员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理念的生动诠释。通过本次社会调研实践活动,实践队员让推广普通话有实效、有落实、有温度。在乡间巷陌,实践队员用语言推广普通话,真正做到推普行动有温度、推普内容有深度、推普人群有广度,将推广普通话与助力乡村振兴相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诗歌传古韵,推普润石城。此次活动,实践队员坚持“推普+红色”的活动主线,不仅将课堂搬到寻常巷陌,让推广普通话“飞入寻常百姓家”,也让“大榕树下的红色讲堂”得以深拓延续,让红色基因在石城红土地上代代相传。实践队员坚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推广普通话,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以实干践行初心使命,为石城县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好红色血脉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朱振林、黄熠、朱海峰、凌煜)


标签: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