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素面,可纳山河表里;十指翻飞,尽显岁月峥嵘。在这方寸之间的艺术天地里,云冈晋福面塑以最柔软的面团,镌刻着最坚毅的文化传承。2025年暑期,"晋潮逐新,行者寻迹"社会实践团深入探访云冈晋福面塑非遗传承人夏如斌老师,通过实地调研,记录这项指尖艺术的传承故事,聆听传承人与面塑的不解之缘。
【夏如斌】
大同市晋福面塑文化工作室创始人
大同市云冈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冈晋福面塑传承人
2024年获大同市首届飞天杯非遗创意大赛作品优秀奖
【话匠心】
Q:为什么您要坚持做面塑呢?
夏如斌老师:这其实对我来说不叫坚持,就是觉得扔不下。你做这个东西已经做到这个样子了,你要是现在马上先把它扔了吧,就觉得浪费,浪费了好多东西,就甚至是浪费自己。真的谈不上坚持,因为是一种内心自发的。每天不摸摸面团,反倒不知道干啥了。
【问传承】
Q:现在会有这种集中性的趋势去培训一些年轻人去传承这个手艺吗?您觉得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传承的意愿会不会有所提高?
夏如斌老师:云冈区我们做青年夜校,还有就是文化下乡,我们都会去教授一些东西。云冈职校还会专门聘请我们作为老师来传承这门手艺。
可能刚开始觉得这个东西没什么意思,但是可能到后面就会有越学越觉得学入迷了这种感觉。其实跟现在这个社会有关系,这个东西喜欢的人特别多,就是比如说我每次出去活动也好,办展会也好,我们东西不一定是卖的最好的,但是一定是围的人最多的,大家都喜欢这个东西。
【谈技艺】
Q:我们的面塑在产品化的道路上有什么发展吗?
夏如斌老师:我们做这个在22年才开始的。喜欢面塑的人比较多,但是大件又太贵,像我们做那些大件,一做做好几个月,能卖个几千块钱,人们肯定是负担不起。但是经过我们的改良,现在从一团一团的面到变成一个人物,大约需要两三个小时,卖个一百来块钱,人们很容易就能接受。大同最近几年的旅游市场越来越好,现在有六七家文创店就在我这里拿的货去卖,也算比较稳定的。
【论创新】
Q:晋福面塑相较于平时我们说的的馍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夏如斌老师:我们的面塑,只要不是特别特别大的撞击都不会有事,除非你刻意去损坏。像蒸出来的馍,因为它就是纯的白面,比较容易坏。像这种我们都研究了20多年了,我们的面塑更容易保存,这是一种创新。比如蒸的很漂亮的一个醒狮,可能放上一年半年,就干裂了碎了。咱们就得想办法,让它能多存放一些时间,慢慢地就变成现在这种东西了,这是一步一步带过来的。
【结语】
当实践团的镜头
遇见手艺人的匠心
我们方知
揉进去的是传承
捏出来的是创新
非遗非尘封旧忆
传承待青春执笔
实践团回访安吉景溪村:以竹为媒献良策,校地协同助振兴
2025年8月22日,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服务“乡...(616 )人阅读时间:2025-09-16“三下乡”调研行:为旬阳市神河镇富硒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觅良方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核心驱动力...(582 )人阅读时间:2025-09-08青穗直播,云上丰年
为深入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中央宣传部、教...(617 )人阅读时间:2025-09-07“地摊式宠护”实践团:市井传科普 养宠智识润民心
为响应国家号召,保障公共卫生并提升居民科学养宠意识推动文明风...(605 )人阅读时间: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