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推进宁波共青团“八个一”行动,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海学院“文心逐梦”社会实践小队走进前童古镇,围绕“基层组织联建赋能共同富裕”主题,开展“青春走读·文化寻脉”系列活动,深入挖掘古镇文旅融合与非遗活态传承路径,在实践中推动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焕发新生。
一、“青春走读”,以行走的脚步丈量文化温度
实践小队以“开展一次青春走读”为抓手,依托古镇非遗文化资源,走访景区、探寻非遗传承人、参观文化场馆,以“见人、见物、见生活”的视角记录古镇文化肌理。他们用笔触描绘古镇文脉,用镜头捕捉文化细节,将调研成果转化为鲜活的传播内容,让文化温度通过青年表达传递出去。
二、“青春对话”,以青年之眼讲述非遗故事
在“组建一支青年服务队”的行动引领下,实践小队成员主动参与文化宣传、景区运营与非遗体验服务。通过与景区管理人员的深入交流,他们认识到“活态文化”的核心价值——既守住童氏宗祠、古建、非遗工艺等物质形态,也活化“礼孝文化”“村规民约”等精神内涵。
青年学子用对话打开文化之门,用眼光讲述属于这一代人的非遗故事。
三、“青春守艺”,以创新视角续写匠心传承
小队成员走进竹编匠人杨维炉与剪纸艺术家胡喜明的工作室,零距离感受非遗背后的匠心与情怀。杨维炉坚持“守正创新”,在传统竹编中融入现代设计理念;胡喜明则通过“剪纸艺术”把跨代艺术之美传递给青年。青年们不仅体验技艺,更在交流中思考如何将创意与传统结合,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此次活动是一场文化之旅,也是“文旅+非遗+青年”协同发展的探索。实践小队将继续推动青年力量深度参与景区文化建设与基层治理,联动更多高校青年开展驻地调研、志愿服务与成果展示,形成“青年参与—文化传承—共富发展”的良性循环,让传统文化在青年中传下去、活起来、强起来。
“三下乡”赋能非遗:艺术扎根乡土 薪火传递文化之美 ——“三
为深入贯彻"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1520 )人阅读时间:2025-09-05从一碗面和一条街探寻苏州人文经济魅力
炎炎夏日,苏州城市学院姑苏人文经济“三棱镜”,解码赛味韵实践...(953 )人阅读时间:2025-09-05创新“推普+文化传承”实践模式,山大学子助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
导语:山东大学“华音同泽”宣讲团奔赴云南省临沧市,深入沧源佤...(1564 )人阅读时间:2025-09-04智谱清源团队赴威海天帆科技调研:5G赋能无人船破解环保监测难
7月20日,智谱清源实践调研团走进威海天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724 )人阅读时间:202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