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盛夏的热烈与期待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韩新媒体学院的
“微光映乡小分队”
踏上了前往福建省平潭县的旅程
开启了一场
以网络微短剧赋能乡村振兴的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这不仅是一次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更是一场青春与乡土文化的深情对话。
深入民俗调查 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在龙海村,我们与村干部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他们向我们介绍了当地依托“石厝+滨海”资源,破解旅游同质化难题的实践路径。


一方面,严格保留石厝的建筑原貌与渔家文化元素,避免盲目改造;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旅游+研学”“旅游+康养”等新兴业态,让古老的石厝焕发出新的生机。

位于龙海村(平潭融媒体 摄)

位于龙海村的六桥湖省级水利风景区,当地在水库周边打造垂钓基地(央广网记者 龚雯 摄)
聚焦影视基地 探索产业融合新路径
平潭影视基地是我们此行的重要一站。这里,专业摄影棚内灯光璀璨,实景拍摄区复刻了渔村码头、滨海步道等特色场景,仿佛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微缩的海岛世界。通过与影视基地工作人员的深入交流,我们深刻把握了“内容赋能、文旅共生”的创新逻辑。


影视基地提出了“两岸故事具象化”“生态奇观剧情化”“文旅场景互动化”等方向,为我们探索微短剧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提供了鲜活思路。我们计划以微短剧为载体,深挖平潭“国际旅游岛”的独特资源,通过剧情化叙事激活海岛文化符号,借助平台传播推动文旅消费转化。
携手共创未来 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此次平潭之行,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平潭的文旅资源与民俗文化,更与当地村干部、影视基地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我们初步规划了“村民参演+专业团队拍摄”的合作模式,旨在通过微短剧的轻量化传播特性,精准对接年轻受众对乡村文化的好奇心,展现地域特色,传递乡村发展理念。


影视基地提出了“两岸故事具象化”“生态奇观剧情化”“文旅场景互动化”等方向,为我们探索微短剧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提供了鲜活思路。我们计划以微短剧为载体,深挖平潭“国际旅游岛”的独特资源,通过剧情化叙事激活海岛文化符号,借助平台传播推动文旅消费转化。

《那个重逢的夜晚》剧照 出品方供图

《那个重逢的夜晚》剧照 出品方供图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我们用镜头记录下了平潭的美丽与变迁
用微短剧讲述着乡村的故事与梦想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平潭将以更加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与标杆
让我们携手共创未来,开启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编辑 | 张宇晴
图片来源 | 谢艺彤
来源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韩新媒体学院
实践团回访安吉景溪村:以竹为媒献良策,校地协同助振兴
2025年8月22日,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服务“乡...(618 )人阅读时间:2025-09-16
“三下乡”调研行:为旬阳市神河镇富硒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觅良方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农村经济核心驱动力...(584 )人阅读时间:2025-09-08
青穗直播,云上丰年
为深入贯彻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中央宣传部、教...(619 )人阅读时间:2025-09-07
“地摊式宠护”实践团:市井传科普 养宠智识润民心
为响应国家号召,保障公共卫生并提升居民科学养宠意识推动文明风...(607 )人阅读时间: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