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网成果展示平台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中青在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践动态

秾彩绘荷乡,青春助振兴——南京农业大学学生赴扬州宝应开展实践活动

时间:2025-09-04人气: 来源: 小编

为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秾心绘锦绣,彩墨传乡韵”实践团于7月7日至12日赴江苏扬州宝应县,开展特色墙绘创作与产业调研活动。团队立足风景园林与园林专业优势,以画笔为媒、调研为基,将宝应荷藕文化、特色农产品与现代设计语言融入三幅创意墙绘,让艺术点亮乡村、产业赋能文化,助力“中国荷藕之乡”焕发新生机。

Part 1  时代召唤·振兴号角

扬州市宝应县地处里下河腹地,是全国最大的荷藕种植、加工和出口基地。如何让千年藕乡的生态优势转化为文旅胜势、让青年创意留在田间地头?带着这份思考,团队以“地方命题+学校命题”双题并轨,把专业所学变成乡村所需,用墙绘点亮乡土、用调研把脉产业。

Part2   丹青绘荷·步履生花

01|实践启航:调研墙绘齐头进,共绘乡振新画卷

7月1日,在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实践团便与宝应县龚陈村书记冯登夷、主任卢芸建立联系,全方面了解龚陈村情况,在字里行间和图像细节里捕捉“荷、藕、莓、水”的乡土密码。同时同步查阅资料了解宝应特色荷藕产业以及宝应红色文化以及非遗技艺,为实地调研做好充足准备。资料越翻越厚,草图越改越细,实践团对宝应的认识也从地名变成故事、从风景变成情感,心底那份把墙绘做好、把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写漂亮的决心,愈发笃定。

实践总结|秾彩绘荷乡,青春助振兴——园艺学院“秾心绘锦绣,彩墨传乡韵”实践活动圆满收官(图1)

团队成员交流

02|挥笔上墙:青春色彩染墙头,丈量振兴新路径

7月7日上午,实践团抵达宝应后便立即前往龚陈村进行墙绘准备工作,在颠簸的乡道上摇晃半小时——这段比其他团队多出一倍的通勤路,成了每日奋斗的序章。当第一桶颜料在下午15:30涂上墙面时,一场与烈日赛跑的战役正式打响,此次实践的墙绘工作也正式开始。

为了避开实践期间的正午高温,团队六人把闹钟调到“耕作模式”。凌晨5点便到达现场,支起脚手架,滚筒与排刷在晨雾中翻飞;日头最毒时便转入室内整理调研数据,待夕阳西斜又继续奋战。五天半时间里,成员日均睡眠不足5小时,指甲缝里嵌满洗不掉的丙烯颜料,皮肤晒出黑白分明的“墙绘分界线”,却始终保持着“人歇笔不歇”的节奏,实践团的画布以每小时2平方米的速度延伸,草莓的红、梯田的绿、风车的白、天空的蓝在墙面次第绽放。

实践总结|秾彩绘荷乡,青春助振兴——园艺学院“秾心绘锦绣,彩墨传乡韵”实践活动圆满收官(图2)

实践总结|秾彩绘荷乡,青春助振兴——园艺学院“秾心绘锦绣,彩墨传乡韵”实践活动圆满收官(图3)

实践总结|秾彩绘荷乡,青春助振兴——园艺学院“秾心绘锦绣,彩墨传乡韵”实践活动圆满收官(图4)

实践总结|秾彩绘荷乡,青春助振兴——园艺学院“秾心绘锦绣,彩墨传乡韵”实践活动圆满收官(图5)

墙绘过程

“画得真好,可以帮我也简单画一下吗?”就在实践团休息的时候,旁边经营小卖部的阿婆对他们说。看着阿婆欣赏而又难为情的表情,实践团决定减少休息时间,为阿婆的店铺外墙增添些许亮色,墙面上鲜艳的向日葵和五彩斑斓的花朵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生动。这幅用剩余颜料完成的作品,也意外成为了村里最温暖的风景。那一朵朵随风飘摇的小花就像实践团与龚陈村的情感联结,在不经意间生根发芽。至此,实践团在龚陈村的墙绘之旅也告一段落。

实践总结|秾彩绘荷乡,青春助振兴——园艺学院“秾心绘锦绣,彩墨传乡韵”实践活动圆满收官(图6)

实践总结|秾彩绘荷乡,青春助振兴——园艺学院“秾心绘锦绣,彩墨传乡韵”实践活动圆满收官(图7)

实践总结|秾彩绘荷乡,青春助振兴——园艺学院“秾心绘锦绣,彩墨传乡韵”实践活动圆满收官(图8)

墙绘成果展示

既定任务圆满完成后,实践团主动承担军师村的墙绘任务。以军师村千亩荷塘为母本,提取“荷、藕、柳、水”四元素,青绿山水打底,工笔荷花点睛,留白处用柳枝破构图,开启了第三面墙的绘制,最终用两天时间圆满完成。

实践总结|秾彩绘荷乡,青春助振兴——园艺学院“秾心绘锦绣,彩墨传乡韵”实践活动圆满收官(图9)

墙绘成果展示

五天半,三面墙。这不仅仅是三幅墙绘,更是新时代青年用脚步丈量乡土、用匠心诠释担当的青春注脚。实践团把南农青年“诚朴勤仁”的校训精神留在了宝应的三面墙上,更把“青年肯吃苦、乡村振兴有我”的宣言烙进自己的皮肤——晒黑的脸、分层的胳膊、满身颜料的衣服,就是最好的徽章。

03|实地调研:深入实地不停步,挖掘乡振多维度

7月8日至10日,实践团深入射阳湖、鲁垛、柳堡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将专业知识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将工匠精神与文化传承深度交融,通过亲身参与和实地考察,深刻感悟科技赋能、文化传承与红色精神在新时代乡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考。

实践团首站来到射阳湖万亩荷园,荷叶随风起伏,宛如绿色海浪。团队成员还前往宝应县荷藕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进行参观,在加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上,见证了科技如何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一节节莲藕经过3秒的加工,便转化为片片藕片,效率之高令人惊叹。在拾分田智慧园区,团队成员们观摩了现代农业生产的高科技应用,智能温控、自动化灌溉、精准施肥……这些智慧农业的生动案例,让成员们更深刻体会到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

实践总结|秾彩绘荷乡,青春助振兴——园艺学院“秾心绘锦绣,彩墨传乡韵”实践活动圆满收官(图10)

实践团调研过程

7月10日,实践团走进鲁垛乱针绣工坊,一根丝线被巧妙地劈成64缕,绣娘们用指尖的舞蹈,绣出乡村振兴的细腻纹理。在这里,团队成员们不仅学习了乱针绣的技艺,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承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承诺,它让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厚的文化底蕴。

实践总结|秾彩绘荷乡,青春助振兴——园艺学院“秾心绘锦绣,彩墨传乡韵”实践活动圆满收官(图11)

实践团调研过程

在柳堡“二妹子”展馆,实践团学习了“二妹子”民兵连的光荣历史与崇高精神。红色基因在这里得到了传承与发扬,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红色精神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现实的行动指南,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实践总结|秾彩绘荷乡,青春助振兴——园艺学院“秾心绘锦绣,彩墨传乡韵”实践活动圆满收官(图12)

实践团调研过程

04|青春收获:荷乡播种实践情,浇灌振兴新希望

五天半的时间,90个小时的付出,实践团独立完成了三幅墙绘的设计和绘制,不仅用画笔点亮了宝应县的乡村风貌,更用脚步和心灵探索了这片土地的风土人情。团队深入了解荷藕产业发展现状,见证科技赋能农业、文化传承创新及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活力。这些宝贵的经验和认识,将成为实践团日后继续服务乡村振兴、勇担强农兴农时代使命的坚实基础。

团队成员始终坚信,每一笔都是力量,每一滴汗水终将汇成江海。他们将继续赓续校地合作,以青春的笔触绘就乡村振兴的崭新图景,用青年的智慧和汗水,为宝应县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秾心绘锦绣,彩墨传乡韵”实践团的故事在荷乡播种,努力也在实践中开花结果。



标签:

本类推荐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