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指出:“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我国,土壤盐碱化较为严重,现有盐碱地面积约1亿公顷,适宜开发的盐碱化耕地约760万公顷、盐碱荒(草)地约267万公顷,对农业、林业发展影响巨大。
盐碱地定义为:土壤表层积聚过多盐碱成分,对农作物有害的土地。它是盐地、碱地、盐化土地、碱化土地的总称。盐碱地是盐土农业的核心和基石。为加快落实“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任务,盐碱地治理亟待解决。
据天津市农业农村委的权威数据显示,全市现有耕地中,近30%存在不同程度的盐碱化问题,部分区域土壤pH值高达8.5以上,而有机质含量却不足1.5%。这种土壤状况严重阻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导致农作物产量与品质双双下降,极大地制约了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里氏木霉、黑曲霉和篮状菌通过多种生物化学作用改良盐碱地。里氏木霉分泌有机酸降pH,降解有机质成腐殖质改善结构,产刺激物质增强植物耐盐性;黑曲霉强产酸中和碱性,活化磷钾等养分,吸附转化Na⁺;篮状菌耐盐稳定微环境,产表面活性剂促盐分淋洗,与植物共生抗逆。三者协同形成产酸、分解、活化、刺激网络,提升改良效率。
天津科技大学“净清源——微土复田”实践团在天津等众多重要种植区域开展调研,依托教育部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经过上百次实验从大自然中挑选出环境耐蚀性较好的黑曲霉、里氏木霉和篮状菌并对其进行基因工程改造,利用这些微生物复合菌剂对秸秆等废弃物进行处理;同时,菌种繁殖消耗盐分,产酸中和碱性土壤。加强盐碱地的治理,有助力秸秆变成有机“农家宝”,进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将盐碱化土地改良后,一是保障粮食安全:治理后盐碱地转为可耕地,提升土壤肥力,增加粮食产量与农产品品质,为区域粮食稳定供给提供支撑,筑牢粮食安全防线。二是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植被覆盖,减少土地沙化与水土流失,调节区域微气候,提升生物多样性,推动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发展。三是赋能乡村振兴:盘活闲置土地,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与就业,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经济升级。四是助力可持续发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土壤碳汇能力,为全球土地退化治理提供范例,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
天津科技大学“净清源——微土复田”实践团以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为己任。提出的绿色节约型的方案,改良盐碱地切实履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这些绿色节约型处理农业废弃物以改良盐碱地的举措,不仅能有效解决农业废弃物处理难题,还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模式。一场静默的“土壤革命”正在上演,未来将有更多“盐碱滩”变身“米粮仓”,为粮食安全筑牢根基。(李晓倩、张露爽、刘智鸣、顾宇航、牛佳莉)
“三下乡”赋能非遗:艺术扎根乡土 薪火传递文化之美 ——“三
为深入贯彻"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1520 )人阅读时间:2025-09-05从一碗面和一条街探寻苏州人文经济魅力
炎炎夏日,苏州城市学院姑苏人文经济“三棱镜”,解码赛味韵实践...(953 )人阅读时间:2025-09-05创新“推普+文化传承”实践模式,山大学子助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
导语:山东大学“华音同泽”宣讲团奔赴云南省临沧市,深入沧源佤...(1564 )人阅读时间:2025-09-04智谱清源团队赴威海天帆科技调研:5G赋能无人船破解环保监测难
7月20日,智谱清源实践调研团走进威海天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724 )人阅读时间:202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