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网成果展示平台

最新更新文章排行

中青在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资讯

赋能贾福非遗,点亮乡村振兴

时间:2025-09-21人气: 来源: 小编

2025年暑期,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红立方新青年”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浙江省温州市郭溪贾福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时间活动,探寻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温州九龙灯的精湛技艺。团队通过与村委职能部门对接交流,调研温州市龙文化保护与乡村经济,探索非遗活态传承新路径,以青春智慧为贾福村的文化振兴注入新动能。

探秘:初识九龙,震撼于匠心瑰宝

实践队与贾福村副书记陈小炉与九龙灯非遗传承人贾定云展开座谈,交流了贾福村的基本情况、九龙灯现状、文旅发展及乡村振兴情况。实践队员了解到,九龙灯诞生根植于贾福村独特的“九龙抢珠”地貌,承载着村民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景,至今有400多年历史。

经过深入调研发现,温州九龙灯发展正面临传承体系断层、传播路径单一、文创开发滞后的严峻挑战,制约其文化价值转化为乡村发展动能。但贾福村仍然坚持着“活态传承,融入生活”的理念,成立九龙灯艺社,在传统节日让游客和村民们能体验到最热烈的龙灯底蕴。

赋能贾福非遗,点亮乡村振兴(图1)

图1 团队在贾福村调研访谈

当团队见到九龙灯时,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一盏盏造型独特的九龙灯内,九条龙形灯架层叠盘旋,鳞爪栩栩如生。在光影的巧妙交织下,巨龙仿佛蓄势待发,即将腾空而起。团队成员无不惊叹于其构思之奇巧与工艺之繁复。“每一盏灯,都凝聚着世代匠人的心血与智慧。”队员李曹颖感慨道。

赋能贾福非遗,点亮乡村振兴(图2)

图2 温州非遗九龙灯

传承:掌心接力,舞动非遗之魂

非遗的生命力在于薪火相传。为深入理解九龙灯的精髓,“红立方新青年”团队不仅观摩,更化身学徒,在灯社旁的空地上跟随九龙灯灯社的资深舞龙人贾师傅学习舞灯技艺。

“握杆要稳,手腕得活,龙随人走,人随龙动。”贾师傅声音沉稳,掌心厚厚的老茧是常年舞灯的最佳见证。他耐心示范、细致纠正:“提杆时像托着一团云,摆尾时要踩着鼓点晃,要让手里的龙‘活’起来,像在喘气!”烈日炎炎,汗水浸透衣衫,手臂酸痛难忍,但看着贾师傅行云流水的舞姿,队员们咬牙坚持。当鼓点终于合拍,光影在灯壁上投下灵动的龙影,九龙灯在他们手中焕发出生命力。

赋能贾福非遗,点亮乡村振兴(图3)

图3 贾师傅指导舞龙

贾师傅黝黑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就对了!九龙灯不是死物,是有魂的。你们握住的不只是杆,是咱贾福文化的根。”这堂生动的实践课,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传承,是掌心温度的传递,是身体力行的坚持,更是将文化之魂融入血脉的自觉。

创生:IP赋能,焕活千年技艺

如何让古老的九龙灯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照亮更广阔的天地?团队给出了青春的答案:聚焦品牌化、数字化与生活化。团队倾力设计了“九龙出山”特色品牌IP及系列文创衍生品,从承载乡味的礼盒到随身相伴的挂牌,从深度体验的研学到日常穿着的文化衫,每一款产品都凝聚着团队的匠心巧思与对九龙灯文化的热爱。团队负责人方佳宁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创新载体,打破非遗与日常生活的壁垒,吸引更多人走进贾福、了解九龙灯,让这份珍贵的文化记忆在新时代焕发持久活力。”

赋能贾福非遗,点亮乡村振兴(图4)

图4 “九龙出山”特色ip—龙小福

结语

在贾福的日日夜夜,九龙灯的光影与舞姿,贾师傅的言传身教,村落的静谧与文化的厚重,深深烙印在寻龙点金团队每一位成员的心中。这次深入探访与学习,不仅是一次文化的熏陶,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相信,通过青春的创意与不懈的努力,定能让这盏传承百年的“九龙灯”薪火相传,照亮贾福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期待更多人走进贾福,亲身感受这份热烈与魅力,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记忆,见证村庄在新时代焕发璀璨光华!

赋能贾福非遗,点亮乡村振兴(图5)

图4红立方新青年实践队

( 通讯员:张鑫慧 )


标签: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