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共绘青春版中华文脉地图”文化主题专项活动中,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拾遗团分赴苏州、丹阳多地,探访李良济、雷允上及针刀疗法非遗传承人,深入挖掘中医药非遗的传承密码与创新活力,用脚步丈量传统,以行动书写担当,为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苏州李良济:烟火气里的中医药创新表达
8月15日,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拾遗团苏州小队首站探访苏州李良济,开启中医药非遗的市井寻访之旅。在“良济有方”店内,茯苓浮沫轻漾、菊枸杞茶汤澄明的草本茶饮,让古方智慧融入现代生活。外卖员络绎不绝的身影,印证着这种“非遗+时尚”创新模式的成功——在餐饮行业健康问题频发的当下,李良济推出的“良济有方”既满足消费者对饮品安全的需求,又赋予其养生功效,让中医药以亲切姿态走进日常。
走进“李良济国医馆”,艾烟袅袅中,青年医师以精湛正骨手法为队员诊疗。“正骨非仅正形,更是正气”的解说声与颈椎归位的清脆声响交织,队员在酸胀与舒缓间,深刻体会中医“通则不痛”的哲理。午后茶香氤氲时,八零后钱医师与队员促膝长谈,提出“承古法之精微,开新篇之格局”的传承理念,强调中医药非遗传承需“理论与实践结合,更重实践”,并以“多读书、多看病”六字寄语青年,为实践团指明传承方向。
苏州雷允上:百年国药的匠心坚守与守正创新
8月20日,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拾遗团走进拥有百年历史的苏州雷允上,解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六神丸的制作技艺。始于清雍正十二年的雷允上,以“聚百草而惠百姓”为初心,其六神丸因“一药治六病”的神奇功效享誉中外。这款由麝香、牛黄、珍珠等六味珍贵药材组成的经典中成药,诞生于清末民初,至今仍是治疗咽喉肿痛、痈疽疔疮的良方。
在探访中,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拾遗团成员见证了六神丸“严苛选材”与“匠心制作”的双重坚守。选材上,麝香需选川藏天然品、牛黄优选黄牛胆囊结石、珍珠必用深海淡水珠,每味药材都要经“看、闻、摸、尝”四道人工筛选与现代检测双重把关;制作上,“搓丸如粟、裹衣似霜”的传统流程堪称一绝,每颗药丸直径不超1.5毫米、重量误差不超0.005克,核心工序至今坚持手工操作,工作人员坦言“机器能保精度,却少了手工传递的‘药气’”。
传承之外,雷允上更探索出“守正创新”之路:建立非遗技艺传习基地,以“师带徒”模式培育新人;联合高校科研机构解析六神丸药理,研发含片、凝胶等衍生品;设立非遗展厅、举办“非遗开放日”、开展“国药小课堂”,让百年国药在当代焕发新生。工作人员寄语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拾遗团:“既要学透老技艺,也要用新视角让传统走更远”,引发队员强烈共鸣。
丹阳王炳良:针刀疗法里的医者仁心与传承担当
8月27日,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拾遗团丹阳小队探访江苏省名中医、针刀疗法非遗传承人王炳良,感受“以针探路,以刀解结”的中医智慧。从医四十余年的王炳良,融汇传统针灸与现代解剖学,开创独特针刀疗法体系,为无数痛症患者解除病痛。他强调“针刀虽小,须承载中医整体观”,主张“整体辨证”“筋骨并治”,在颈腰椎病、关节劳损等慢性疼痛治疗中,实现微创与长效康复的完美结合。
访谈中,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拾遗团了解到王炳良的从医历程:受传统文化熏陶爱上中医药,考入湘西医专系统学习后,回村为村民治病时发现针刀疗法的独特价值,随后遍访北京中医药大学朱汉章教授等名师,博采众长形成个人诊疗体系。35年来,他的诊所挂满了韩国、澳大利亚、中国澳门等等来自世界各地患者赠送的锦旗, 80多岁的赵大妈经三次治疗缓解多年腰椎疼痛的案例,更是其医术的生动见证。
除精湛医术外,王炳良的“医者仁心”更令人动容。他不让患者跑“冤枉路”、花“冤枉钱”,对经济困难者减免费用,还常参与公益义诊。如今,他将诊所升级为中西医结合诊所有限公司,积极参与学术交流,通过VCR推广针刀疗法,全力避免技艺断代。“作为非遗传承人,有责任让针刀疗法惠及更多人”的信念,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拾遗团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初心高度契合。
青春聚力,共绘中医药文脉新图景
从苏州李良济的市井创新,到雷允上的百年匠心,再到丹阳王炳良的医者仁心,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拾遗团在十余天的探访中,见证中医药非遗从古籍走向生活、从传统迈向现代的蜕变。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拾遗团成员以青年视角记录非遗故事,用专业知识体悟医道精髓,深刻认识到:中医药传承既要坚守“古法精微”,也要拥抱“现代创新”;既要靠匠人“薪火相传”,更需青年“接棒前行”。
未来,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拾遗团将继续以文字与镜头为笔,记录更多中医药非遗故事,让青春力量融入中华文脉传承,助力中医药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作者和图片来源:陈怡
博爱青春救在身边·急救西游行团队走进花果山大圣湖周边社区飞泉
为增强公众急救知识,提升突发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江苏财会职...(667 )人阅读时间:2025-09-22以赛促学,夯实急救博爱青春急救西游行团队急救知识与技能
供稿: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图文:窦雨婷 李佳星 张清旭江苏财会...(656 )人阅读时间:2025-09-22博爱青春急救西游行团队守护“西游路”食宿安全
供稿:江苏财会职业学院 图文:王晶 梁翠苡 赵寿杰...(882 )人阅读时间:2025-09-22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拾遗团:以青春之眼探中医药非遗脉络,用实践
在2025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共绘青春版中华...(947 )人阅读时间:2025-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