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大知行实践团探访脐橙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图景中,红色基因与绿色发展的交响正激荡出时代新声。2025年7月,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会计学院学生党支部“赓续党建红,守护生态绿”实践团溯江而上,深入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在这片被橙香浸润、被移民精神洗礼的热土上,青年学子以脚步丈量山河巨变,用心聆听红绿交融的澎湃脉动,解码一条党建引领下生态富民的振兴之路。
一、千帆过处山河改:移民壮举奠基生态温床
归州社区网格员李德龙的讲述,为实践团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的窗口。三峡工程建设中,百万移民的搬迁壮举震撼世界。彼时,鲜红的党旗始终在搬迁一线高高飘扬。“党员干部带头拆自家房,第一个搬!”李德龙的声音铿锵有力。巡逻队日夜守护搬迁区安全,劝解队穿梭于恋乡不舍的乡亲之间,将“顾全大局、舍己为公”的赤诚,化作春风化雨的耐心疏导。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份奉献,不仅成就了高峡平湖的奇迹,更悄然重塑着这片土地的命运。“如今游子返乡祭祖,村委会成了‘引路人’。”李德龙的话语中,透着三峡移民精神在岁月淬炼中沉淀的温暖力量。而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大坝蓄水形成的巨大水体,如同天然的生态调温器,在库区造就了独特的“温室效应”,为后来归州脐橙打破越冬魔咒、成就“四季鲜橙”的产业传奇,埋下了至关重要的伏笔。
二、红心育得百果香:两代匠心铸就黄金产业
走进彭家坡村万亩橙园,驻村第一书记宋文荣托起一颗沾满晨露的夏橙,向学子们讲述这段红色科技助农史。“1943年章文才教授引种秭归的第一株华盛顿脐橙是火种,邓秀新院士团队四十年攻坚越冬技术是燎原之火!”她指尖抚过农科所里那株布满嫁接痕迹的“母树”,细数秭归脐橙的惊人蜕变:从冻灾频发的禁区,到全球唯一四季鲜橙产区;从零星幼苗点缀,到35万亩橙园染绿峡江两岸。一串数字震撼人心:年产量60万吨,产值35亿元,占全县农业GDP比重超七成!2012年寒冬那场零下7℃的生死保卫战,更是将“党旗插在产业链”的誓言深深镌刻在风雪中——“二十三名党员,用冻得通红的双手连夜铺就万亩防冻膜,保住了今日的亿元产业链!”宋文荣的讲述饱含深情。
如今,十万果农年均收入8.6万元,土胚房变身橙园小楼,传统背篓换成现代化冷链车队,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条用信仰浇灌的致富路,正是对这一要求的生动践行,闪耀着共产党人初心不渝的荣光。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母树”前听宋书记讲解。杨思宇 供图
三、碧水润泽黄金果:断腕守护换来舌尖清甜
橙园深处,智能滴灌系统正将清冽的长江水精准输送到每株果树根部。宋文荣指着橙皮上晶莹的露珠:“每滴都是生态坚守的结晶!”这份“甜”的背后,是当地壮士断腕的决心:库区关停23家污染企业,建成8座污水处理厂,确保脐橙“喝”上Ⅰ类优质水。
远处消落区,新植的狗牙根如绿毯般锁住水土,无声诉说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扎根系。而这一切的起点,始终与三峡移民的奉献紧密相连——库区形成的巨大水体,有效调节了区域小气候,使冬季气温较同纬度地区高出3-5℃,让柑橘安然越冬的梦想照进现实。生态屏障的筑牢,是黄金果飘香的根本,也印证了“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深刻内涵。
四、躬行方识山水情:橙园印记烙刻青春信仰
“戴上吧,秭归的阳光最懂橙子的甜!”宋书记摘下草帽递给队员。沉甸甸的夏橙应着腕部巧劲落入掌心,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凝聚着果农数十年智慧。徒手剥开果实,饱满橙瓣如月牙绽开,清冽汁水浸润唇齿。
“每颗橙子都要历经300天日照雨露,才能酿出这三峡独有的山水之味。”宋文荣的话语中,透着对自然的敬畏。汗珠滚落账本,洇开一片橙黄,恰似“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印章。在躬身采摘的实践中,青年学子指尖的泥土与橙香交融,既体会到生态馈赠的来之不易,也对“青年要自找苦吃”有了更真切的感悟。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脐橙种植园采摘实拍。 杨思宇 供图
五、橙心共话振兴路:赤子情怀映照金色未来
暮色漫过橙园,老支书李强在村委会的老樟树下展开小凳。这位守护秭归水土二十八载的老党员,指尖摩挲着橙皮油胞,道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密码:“江豚回来那年,橙子就格外甜。”他掰开果实,露出透亮的筋膜,“库区禁渔后,江水清了七分,橙肉里的蜜就多了一成。”
党员带领村民在江岸栽下的防护林,冬日化身“暖帐”抵御冻灾;拆除的化工厂旧址上,深扎的狗牙草根须涤净了历史遗留的浊气。院墙“党员示范岗”的木牌被夕阳镀上金边,老书记的声音与归巢雀鸣相和:“这橙子最懂报恩——你善待山水,它就还你满口金甜。”而在移民故地归州,网格员李德龙也正以另一种方式守护着新家园的安宁。两位不同战线的党员,用同样的赤诚,在青山绿水间续写着奉献篇章。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李强书记。 杨思宇 供图
归州的车辙载满橙香渐行渐远,峡江的涛声将青春叩问镌刻为永恒。当青年学子沾着泥土的手指抚过胸前党徽,他们读懂了:那漫山遍野的金黄,是无数党员以霜染鬓角换来的生态答卷;那穿越时空的移民壮歌与沁人心脾的橙香,共同谱写着“功成不必在我,功力必不唐捐”的时代交响。暮色中的归州,万家灯火与绵延橙园勾勒出红绿交融的壮美画卷——这里,有红色血脉浇灌的青山常在,有绿色信仰守护的金果满仓,更有新时代青年接过的乡村振兴金钥匙,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以“移民情”滋养“产业兴”,在长江之畔闪耀着永不褪色的光芒。(通讯员贺欣雨 段苏展 闵艺文 杨思宇)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彭家村口。杨思宇 供图
“资助+心理”双线育人,深信院学子探索立体化育人新路径
近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信院)微电子学院“情暖龙川·资...(516 )人阅读时间:2025-07-27童行江夏,智趣一夏——“虹铁童行”暑期托管为成长赋能
为切实加强对困境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新兴领域群体未成年...(803 )人阅读时间:2025-07-27湖北秭归:党建红引领生态绿 橙香里的振兴答卷
——湖大知行实践团探访脐橙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952 )人阅读时间:2025-07-27青春志愿行 共筑社区梦——黑龙江东方学院食品工程学院开展“青
为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锤炼意志品格,2025...(884 )人阅读时间:2025-07-26